如果说奥运会是一出大戏,开幕式是故事的开头,那么,闭幕式就是故事的结尾。在雅典奥运会这部体育大片结束之时,闭幕式还演绎着“故事中的故事”。
总导演与中国“有缘”
奥运会闭幕式的“风头”历来不如开幕式,因为“开头”总让人有所期待,而“结尾”的气氛很难赶超。虽然如此,但第28届奥运会闭幕式却毫不怠慢,它的制作公司和总导演大有“来头”。
整个奥运会闭幕式都是由“杰克·莫顿”大型活动公司策划、制作的。从这个公司负责制作的一些大型活动来看,他们和奥运会等体育活动的关系很深。在他们“名下”的奥运会各种仪式就有2002年盐湖城残疾人冬奥会、1999年的特殊夏季奥运会;其他的运动会还有:2002年的曼彻斯特英联邦运动会、2000年的冬季友好运动会以及还未举行的2006年墨尔本英联邦运动会。除此之外,2000年伦敦的千禧庆典和世界博览会也是他们策划的。最“牛”的、也是和中国最有关系的是,这个公司负责制作了1997年的香港主权移交的仪式,而当时的总导演大卫·佐克威尔正是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在这次的闭幕式上,雅典正好要向北京交旗;而北京还得到了8分钟的表演时间——这位总导演和中国还真是很“有缘”……
旗手演绎“悲与喜”
奥运会开幕式的运动员入场式上,各个代表团最抢眼的人物就是旗手,他们往往是这个国家或地区最优秀运动员的代表人物。在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尽管没有了入场式那么宏大的场面,但各国、地区的旗帜入场时也是需要旗手的。而从闭幕式旗手的选择上,可以看到奥运会前后,各个代表团微妙的变化。
以美国人为例,他们的开幕式旗手是美国女篮的斯塔莉,而闭幕式上却换成了美国女足的一代“传奇人物”米亚·哈姆。美国女足在本届奥运会上不但击败了世界杯冠军德国队,而且最终夺冠。选择哈姆作为旗手,可见美国人对女足这块集体项目金牌十分看重。反过来一想,恐怕也是因为“梦六”的球输得太惨,美国需要有人在“大球”上体现“大国”地位,否则,为什么不找数块奖牌在身的菲尔普斯呢?
而中国代表团的旗手也从开幕式上的姚明变成了闭幕式上的刘翔。原因很简单,110米栏奥运冠军刘翔在雅典做到的事情,是中国人以往多年都不曾做到的“创举”。他成为闭幕式的旗手,正好体现了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突破”。
至于结局有点“难看”的俄罗斯,他们的旗手从开幕式上的游泳名将波波夫变成了现代五项的奥运冠军莫伊塞夫。这种改变更可以“理解”———俄罗斯游泳“全军覆没”,最终这27金是其他项目“零碎”挣来的……
把各代表团前、后旗手稍作比较,其实,你就能看到每个国家在奥运会上演绎的悲喜各异的“故事”。第28届奥运会在一片歌声中结束了,但这些“故事”还会在人们的心中回荡4年,或者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