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奥运大战比喻为和平年代的“战争”。既然是战争需要讲究战略与战术。中国代表团团长袁伟民在本届奥运会前期作小结时,特意表扬了游泳选手罗雪娟和她的教练张亚东,称赞他们对比赛心中有数,懂策略会安排,善于“打仗”。几天来,人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奥运军团中会“打仗”的健儿越来越多。
昨晚田径赛场突然刮起“红色中国旋风”,刘翔、邢慧娜先后夺下男子110米栏和女子万米金牌。除了他们具备实力、拼劲等重要原因外,这两金的获得称得上科学安排、巧用战术的典范。
刘翔出战男子110米栏,共要跑四枪(四轮)。第一第二轮比赛,刘翔都控制冲刺速度,以13秒20多的成绩稳稳进入下一轮,保存了实力。当劲敌、美国名将约翰逊意外跌倒出局后,舆论一致认为刘翔成为夺冠大热门。这个时候,刘翔和他的教练没有头脑发热,安排半决赛战术时,有意把风头让给法国选手多库里。刘翔低调排在第4位,不露山不露水,不了解情况的人为他捏把汗。而多库里虽以13秒06列首位,却过早消耗体力精力,又背上夺冠的包袱。决赛中,一直引而不发的刘翔,早就积蓄力量,终于爆发。有心与他拼一拼的多库里因战术安排失当,虎头蛇尾,落到第8名。
邢慧娜摘取女子万米金牌,也是巧用战术的结果。客观分析实力,邢慧娜并不占优,如果一开始就采取硬拼战术,冲在队伍前面,很可能后程拼不过耐力著称的非洲名将。邢慧娜采取跟跑战术,与队友孙迎杰配合作战,不是消极尾随,孙迎杰时不时冲一冲,给领跑的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造成压力,破坏她们的节奏,消耗她们的体力。
记者7月下旬曾前往青海多巴基地探访女子中长跑队,从教练处了解到近期邢慧娜状态远比孙迎杰好,小邢冲刺能力强,但队里不想过早暴露邢慧娜。比赛中,邢慧娜完全按照事前战术安排,直到最后100米才突然发力冲刺,一举超过对手。跑过终点,埃塞俄比亚名将迪巴巴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匹黑马一直紧盯自己较量,她还以为自己领先邢慧娜一圈拿到冠军,准备手擎国旗庆祝,这时有人告诉她,“你是第二名,中国人拿了冠军”。
体育竞技需要讲技术、实力,没有实力免谈金牌。但赛场争夺并非比蛮力,也不是有拼劲就行。各个项目有各自的规律特点,比赛像打仗一样,要善于分析对手与自己的长短,随时关注双方的最新变化和心理状况。制定的战术对头,把握好比赛规律,就能充分发挥水平,创造好的成绩,甚至以弱胜强,创造奇迹。正确的战略战术源于科学认识竞技体育,从训练安排、情报收集、作战计划,哪一样都离不开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和科学地掌握体育项目规律。刘翔、邢慧娜的突破与成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人民网体育在线雅典8月27日电)
记者:刘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