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职业化一把双刃剑
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美国人布伦戴奇在位时,极力维护奥运会的业余原则。他认为:“真正的业余选手可以和崇高的艺术家相媲美———为了艺术宁可挨饿也不出卖自己的作品。”现在看来,这番话有些过于理想化。但不能不承认,伴随着职业化,各种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病毒”已经侵入奥林匹克“肌体”,而且难以遏制。
奥运会的光环可以为选手带来滚滚广告和不菲的身价。所以,有些人想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不惜采取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1994年初,美国女子花样滑冰选手克里根在参加美国的冬奥会选拔赛前,被一名男子袭击,髌骨严重受伤,使她未能参加第二天的选拔赛。而其主要对手哈丁借机取得第一,获得了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行的冬奥会参赛资格。后来经过警方调查,原来克里根被袭击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就是哈丁的前夫。他为了让哈丁顺利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花钱雇了警方正重金悬赏的通缉犯打伤了克里根。警方抓获了凶手,也得知事前哈丁并非不知道男友所为。对此卑劣行径,舆论一片谴责之声。美国滑冰协会果断决定,给予哈丁终身禁赛的严厉处罚。
兴奋剂泛滥成灾是奥林匹克精神遭到亵渎的又一有力证明。尽管国际奥委会制裁的力度不断升级,检测手段越来越严密,但铤而走险者并未减少。
职业化确确实实是一把双刃剑。它使奥运会竞技水平提高,更有吸引力;但所带来的副作用,也已经给“奥林匹克大家庭”、给奥运会带来了太多的损失和麻烦。(文/本报记者肖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