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是一门艺术,是创意与演出的完美结合。体育明星们可以说十分尽职,然而他们的演出是否出彩,很大程度靠广告人的创意。创意却又是让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东西,不但左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而且还左右了对广告明星的印象。小巨人姚明在NBA的I LOVE THIS GAME里愈显高大,但一代国手刘国梁就这样毁在那个莫名其妙的奶粉广告里;跳水皇后伏明霞与雪碧汽水一样晶莹透亮,但李永波就因为被扫地的阿姨问了一句话而成了笑柄。
看广告乐得很。观众是俗人,看完广告虽然未必会买产品,但至少可以哈哈一笑。广告使明星落地成凡人,使凡人们乐不可支。不时有热心的网友将大家的口水总结成文,广为传阅。有些不太明显的笑料因为有了类比而被放大几倍,本来就别扭的招数就成了反面教材坏的典型。
看广告也会叫人悲从中来。观众也是很有雅性的,看完笑料,免不了要思考一番。思考我们广告人的创意为什么会这么糟糕,思考外国人的点子为什么那么好,进而思考我们为什么想不过他们,再进一步思考中外的思维方式之异同,思考用人机制的优劣,人才培养方法的好坏,再远就会扯到文化,市场……另一方面,我们还会讨论广告对体育明星的影响。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的广告收入有多少。但是不菲的广告酬劳使他们的收入锦上添花,但拍广告拍成了笑柄又会不会有点得不偿失?比如林丹首战失利,那个扫地阿姨的“我能去雅典吗”就成为不祥的预言。坊间好事者便以为李指导实在不应该。
虽然大家看广告多处于被迫,但能从广告里看出点乐趣和道道来,广告也就不失让我们花点时间瞧一瞧了。(方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