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奥运会体操比赛结束,赛前定下2至3枚金牌目标的中国体操队最终只获得了1金2铜的成绩,任务完成情况几乎打了个对折。而更为惨淡的是,原本发誓卫冕的男子团体惨败,最终只得到第五名,极大挫伤了中国体操队的信心。
从比赛结果来看,现在中国体操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水平,重新定下自己的位置,重新摆正自己的心态。
发挥失常还是技不如人
奥运会之前,无论从各方舆论还是中国体操队自己透露出来的信息,无疑不充满自信。的确,作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3年体操世锦赛的两次男团冠军得主,中国体操队的确值得为自己的战绩自豪。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上面,一直处于对历史战绩的充分自信,就会忽略了很多问题,比如赛前的训练准备,比如对对手情况的分析研究,比如对临场困难的提前估计等等,而这些才是最终主宰比赛结果的因素。
中国队这次比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失误,这些失误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我们显然缺乏平时训练的扎实基础,更缺乏对困难的预先估计和应对措施。中国体操队领军人物李小鹏在单项比赛失利后表示,我们还是有实力,但是没有发挥出来,而体操队领队高健在团体比赛之后也表示,我们还是有夺冠的实力,由于失误造成了现在的结果。
可以看出,中国体操队现在还是处于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同样是奥运比赛,用着相同的场地和器械,面对同样的观众,为什么美国的保罗·哈姆就能够在最后一个出场时毫不失误地摘走全能冠军,为什么罗马尼亚的女子选手卡塔里亚能够在同一晚上拿到两枚金牌。简单地说,为什么偏偏人家能够正常发挥而我们不能?
所以有必要再次研究“实力”一词,光是平常训练有内容不叫实力,只有到高水平比赛中顶着压力发挥出来才叫实力。放眼看其他各国体操队的情况,更值得我们惊醒。在去年世锦赛之后,对手都上了新的动作,而且增加了稳定性、提高了成功率,而中国体操队依然还是守着世锦赛的老本,李小鹏、杨威等人的竞技和训练状态甚至还不如去年。女队也一样,连教练陆善真都承认,在我们传统的高低杠和平衡木两个项目上现在我们根本没有优势可言,难度上大大落后,心理上更不过关。
这种情况下,不进则退。加上别人的进步,则是退之又退。看看日本、美国、罗马尼亚队的表现,男团最后名列第五名应该输得心服口服了。
用人失误还是布局有误
滕海滨和肖钦,中国体操队的两名年轻队员,在这次比赛中承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挫折和压力。尤其是滕海滨,在团体比赛中的经历足以让他铭记一辈子,甚至在意外夺得鞍马冠军之后,滕海滨还是说,这块金牌也弥补不了我在团体比赛中的过失。对于这样一个瘦小的孩子,让他承受这些其实是一种残忍。
从现象上来看,中国体操队这次兵败雅典是由于队员尤其是年轻队员发挥失常所致,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在于,是什么把这些孩子摆到了必须主宰中国体操队命运的风口浪尖上。
尽管这次中国体操队的人员选拔没有引起外界太大关注,但男团决赛失利后,很多人由此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以目前中国队的现状,李小鹏、黄旭、杨威、邢傲伟四员老将无疑可以入选,而在第五人和第六人的问题上,中国队曾经有过非常痛苦的选择,事实表明,选择结果是一步险棋。
本来中国队中就缺乏全能选手,而最终选择肖钦、滕海滨都是因为他们在单项上有优势,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主任高健也说过,肖钦如果不失误,在鞍马上面赛前可以说很有把握。但是可以预料的是,这样一种选择其实也就为全能比赛埋下了阴影。受脚伤的影响,李小鹏上不了自由操,只能让本来自由操就弱的滕海滨冒险一搏,结果,一项失误,连连失误。
这不该是滕海滨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为增加夺金点而造成的布局不当。如果当时确定力保团体,那么应该有更加优化的人员方案可供选择,同时像滕海滨、肖钦这样一些单项突出的年轻选手也就不会被推到来决定团体比赛命运的关键位置上。毕竟,让这样头次出战奥运的新手来承担如此重任,是不合时宜的。
布局不当,造成了压力堆积,不仅压倒了滕海滨、肖钦,甚至也将李小鹏这样的老将彻底摧垮,所以李小鹏的最后失意,其实只是为这次整个体操滑铁卢留下的篇末注解罢了。
中国体操应该牢记雅典,但也更应该感谢雅典。雅典,让中国体操队再度开始审视自己,了解自己。
在成功时,人们应该清醒。在失败时,人们应该庆幸,因为这是一个重新找到自己位置的绝好机会。
本报特派记者许珂(雅典8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