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的时刻,姚明拿起了剃刀,把胡子刮了下去。对于这个动作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是:在最后时刻,姚明拿起了剃刀,把塞黑“刮”了下去。
留了胡子之后的姚明是一个什么样子?这已经成为了好事者这几天最为热衷的话题。但现在看来,所有的想象都失去验证的可能。姚明显然对自己满脸胡子的形象缺乏足够的信心,而且我个人也一直认为,毕竟才24岁的姚明,也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很沧桑的样子。
不知道姚明在刮胡子时用的是手动的吉列还是电动的飞利浦,但至少我们知道,在某个雅典的早晨,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姚明的剃刀会很快意地在脸上划过,就像我们已经在塞黑的篮筐上看到的一样。
这个世界上,敢拿自己的面子来作赌注的人并不多。女人的面子大多都在脸上,而男人的面子基本都在心里。鉴于姚明还处于青春飞扬的年纪,在面子问题上,他也很兼备了爱美和尊严,所以回头想想,他当初能够立下这样的誓言的确勇气可嘉。
对于“面子”的看重也应该是他拼死一战的最大动力。关于奇迹的发生,专家自有战术上的分析,哈里斯也会有斗志的诠释,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胡子的“美学问题”。
从姚明出道以来,关于他的“美”已经以各种方式诠释过了,而随着他脸上胡子浓密程度的加重,中国男篮的美好前景也在人们的想象里以各种方式展开。姚明的胡子已经不再是一个男人的个人问题,而他手中的剃刀也不再是变得随心所欲。所以当在和阿根廷一战之后,姚明对着队友发出一阵怒吼,我相信他的怒火决不是出于对自己脸面的担忧,而是关乎一个男人和一群男人的尊严。
和塞黑一仗,至少证明了姚明也是一个爱美的人。但是一直活在剃刀边缘,这并非姚明的个人问题。 作者:□唐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