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后来被总结成一个成语,叫做“白首郎官”,用以形容“生不逢时”,一辈子倒霉的人。
此时想到这个故事,是因为联想到中国体操著名的“吊环王”董震。四年前,董震的吊环举世闻名,身为世锦赛吊环冠军,被认为是中国队在悉尼奥运会上最有可能获体操单项冠军的选手,但由于当时中国队要保男子团体金牌,而董震除了吊环外,其它项目都不能对团体比赛有所贡献,因此,当时中国队“牺牲”了董震,而选择了更全面的卢裕富。雅典奥运会前,董震复出再次显示了良好状态,这次体操团体决赛改成了“6-3-3”赛制,这意味着对全能型选手的需求有所降低,中国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偏项”选手参赛。但在和年轻的肖钦的比较中,体操队认为董震的年龄偏大,实力已经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选择了在鞍马项目中实力突出的肖钦,董震再次无缘奥运。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悉尼奥运会开幕前,卢裕富受了伤,没能参赛;而肖钦在本届雅典奥运会体操预赛中鞍马失误,没有获得决赛资格,也就是说,董震白牺牲了,成为任人捏弄的橡皮泥。
“白首郎官”颜驷的悲剧是“上级”的个人爱好的飘忽不定造成的,而董震的悲剧,则显示了我们在选拔运动员的方式上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现在看来,国外普遍采用的选拔赛制度至少可以做到,让获得奥运资格的选手理直气壮,让落选的选手“心服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