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奥运选手的选拔,我国采取的是由各个职能管理中心组织选拔,内定名单,上报国家体育总局,最后由体育总局确定。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许多人为因素,特别是奥运会金牌与全运会金牌双倍的“联系汇率”,使得各省、市、自治区和行业体协在竞争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自然不乏超常规手段。
相比之下,美国和澳大利亚这两大体育强国,采取的是一次性全国奥运选拔赛,无论你名气多大,无论你以前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如何辉煌,无论你是不是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一视同仁,只认成绩,不认名气。
同样是奥运选手的选拔,中国举重队的所谓选拔赛却是“完全封闭”进行的,拒绝任何监督。在九运会上输给李宏利的占旭刚,在九运会后宣布退役,但为了创造所谓“奥运三连冠”的纪录,他宣布复出,并最终获得重竞技中心的一个“照顾式”名额,但是正如专家所言,占旭刚现在的成绩连全国前3名都排不上,以这样的状态和成绩去参加奥运会,无疑是自欺欺人。雅典不是“卡希诺”(赌场),怎么能够抱着撞大运的心态去与世界强手较量呢?
可以说,国家体育总局在明知占旭刚训练成绩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仍决定让他参加奥运会比赛,无论对占旭刚本人,还是对李宏利,甚至是对中国体育,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受到问责。同时也说明,中国的奥运选拔机制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