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会有挫折。到省队不久,张娟娟就犯了射箭运动员独有的“黄心病”,只要一瞄到箭靶的黄心(9环和10环),弓就晃动。很多射箭运动员因为过不了“黄心病”这一关而“夭折”。但娟娟是好样的,在王国章的耐心指导下,硬是挺了过去,为改掉这“黄心病”竟下了两年多的苦功。
1996年6月,在学箭一年后,张娟娟参加山东省“希望杯”射箭比赛就拿了冠军。那次比赛设了单项距离奖、全能奖等共10个奖项,她一个人拿了8个。颁奖仪式上,奖是一项一项发的,她领了一个又一个,有时,还没走回去,广播里就又传出她的名字。末了,脖子上沉甸甸地挂了8个奖牌。
在张娟娟家的客厅里,摆满了奖杯和奖牌,将相册里微笑着的张娟娟衬托的更加美丽。
“我将来会和她们一样”
2001年9月份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射箭锦标赛,是娟娟第一次参加世界高水平比赛,也是娟娟第一次作为国家队员参加比赛。和她一起参赛的,有获得过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个人银牌的何影,有参加过悉尼奥运会的杨建平。要知道,1996年何影拿奥运会银牌时,娟娟还仅参加过省里的“希望杯”赛呢。娟娟说,大姐姐们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自已学习。而这次参加世锦赛,来自韩国、意大利、俄罗斯等更多高手,是她的对手,也是她的老师。
在女子个人赛中,中国队中只有娟娟打进了前八名。当时队里的“任务”是在世锦赛上夺取奖牌,对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可争取前4名的淘汰赛中,娟娟的第3支箭射出时,箭尾突然意外脱落,失去平衡的箭斜着飞向箭靶,只中了3环。这一支“远箭”,使娟娟痛失良机,排名第八。面对失利,娟娟说,这对她应该是一种激励,她相信只要更认真、更刻苦地训练,能和她们一样好。
娟娟是个说到做到的姑娘,正如她对自己的要求一一干什么都要干好。打团体淘汰赛的时候,很多知情人,包括队友、教练都对娟娟捏了一把汗——个人赛意外失利后,她的压力太大了,她能行吗?而娟娟却似乎早把前两天的事甩到一边,神情专注地打比赛。虽与何影、杨建平比,她的表现不是最出色,但她付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张娟娟和队友一起,夺得了团体冠军,但她没有满足。她知道,对中国射箭来说,世界冠军固然重要,但还不够,中国射箭需要奥运奖牌。
翘首以待女儿归
雅典奥运会的日子里,电视、报纸成了张娟娟父母的“止渴露”,奥运会上娟娟的一举一动,牵动着父母的心。她父母都说:“我们真盼着女儿能夺取金牌,为咱们国家争光!”
因为平时训练紧、比赛多,张娟娟很少能抽出时间回趟家。一向孝敬的娟娟,出行的前几天往家里打电话,让父母注意身体,并向父母保证,她一定会努力,让父母等待她的好消息。为了让她射出好成绩,父母反复叮嘱:“放心吧,不要挂家,到国外后,没有什么营生就不要打电话,别分散精力。”听了父母的一席话,到雅典后她一门心思用在比赛上,真的一个电话再也没往家里打。
18日中午,张娟娟的父母静静地坐在电视机旁,随着激烈的比赛心潮起伏,暗暗地握拳加油。谈到女儿没能进入个人前八强时的心情,孙荣珍说:“我们确实希望她能夺金牌,当时的心情很激动,也很复杂。我们既为她遗憾,也打心眼里希望她不要有思想包袱,能轻装上阵打赢这场团体赛。”
20日下午开始,好消息不断传来,八强,四强,半决赛,决赛,张娟娟与队友一起摘取了女子射箭团体赛亚军,为祖国赢得了又一枚银牌。
离梦想仅一分之差,虽然让人觉得不无遗憾,但在张娟娟家的庭院里仍然响起了振奋人心的鞭炮声。在场的人欢呼雀跃。张娟娟的父母激动地说,这块银牌也是很了不起的,奥运奖牌是她的梦想,更是我们多年来的期盼。孩子还年轻,属于她的时间还长,我们还会一直鼓励她,让她一路走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