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对于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史、全球外交史,还是中国的体育运动史来说,萨马兰奇这个名字,都意味着一个奇迹。在奥林匹克的五环旗帜下,他在令人呼吸维艰的东西方冷战格局中打破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合纵连横的壁垒,在向人类身体极限的挑战中促成了人与人的团结、友谊与和平。
对于中国,萨翁更是一种象征,他的出现伴随着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打破国际坚冰的历史,他对中国的亲切形象代表着国际社会对一个文明古国全新形象的赞许和认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是萨马兰奇亲自为第1位获得奥运金牌的中国运动员许海峰颁奖,2001年夏天,在离开奥委会主席职位前,萨马兰奇看到了另一个夙愿的实现——中国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距离巴塞罗那坎帕诺球场入口不到500米的地方,耸立着一栋戒备森严的墨绿色大楼,所有访客都必须提前预约并通过身份证号码验证后,才能被允许入内。这是加泰罗尼亚LaCaixa银行总部所在地,第22楼上那个挂满了加泰罗尼亚古典绘画的小厅,便是LaCaixa银行荣誉主席萨马兰奇的办公地点。
走向这座墨绿色建筑时,不禁有几分忐忑不安——中国人的奥运情结,是极难掩饰的,即使你总在提醒自己用人类体育精神的广义去消解民族感情因素的打扰,用职业素养去镇住敏感的心脉,但一想到在这栋建筑第22层等待着你的,正是几十年来与中国人的奥运梦想息息相关的那位老人时,心跳还是有些加速。
7月30日是萨翁今年夏天在这里的最后一天办公时间,此后经过一个简短的假期,他就要动身前往雅典。同行的朋友罗基里奥提醒我千万别在萨翁面前拿出印有《法国足球》标志的《足球周刊》,因为“自从北京得到2008奥运会主办权以后,萨马兰奇和法国媒体的关系就一直很糟糕。”
83岁高龄的萨翁,仍然坚持每天阅读各国的报纸,了解世界局势的动态。他对时间的要求卡得非常严。《马卡》记者里克尔梅说,“他说给你15分钟,那肯定就是15分钟。”幸好,对于来自中国的客人,萨翁这次给了30分钟。
“欢迎你们到来!”上午11:00,一个步伐缓慢、笑容慈祥的老头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满头梳理整洁的银发代表着他的矍铄,一双布满皱纹的大手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他的声音低沉,他就是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我们就喜欢这样称呼他。
“《体坛周报》有500万读者?这等于什么都没有,”萨翁笑个不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500万实在太少,你们还得努力。”他出人意外的玩笑让不免有点局促的我一瞬间便放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