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委会专门为男选手们修建了一座功能齐全、漂亮舒适的宿舍楼,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奥运村。
这是奥运史上的一项创举,它也是威廉·梅·加兰德的杰作。1920年,加兰德在安特卫普看到运动员们分散食宿,条件极差,对他刺激很大,决心要为运动员们创造出最好的食宿条件,并将这一设想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
当远方的外国选手住进奥运村后,都感到非常舒适,只有极少数人抱怨说:奥运村只是缺少了衣架,唯一要他们自己干的事,只是在墙上钉上几颗钉子,拉上一条绳子,晾上衣服。由于没有修建女子集体宿舍,本届奥运会的女运动员们则全部被安排在竞赛场附近的一所舒适方便的旅馆里。
鉴于是次奥运村的成功经验,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规定,今后奥运会主办国必须修建奥林匹克村,供运动员住宿。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与有关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协商,对各个项目参加人数或队作了相应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