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俄罗斯和韩国代表团于近些时日双双在国际体操界掀起“反黑风暴”的时候,就在国际奥委会的体育仲裁法院忙着接待各国代表团抗议的时候,我们却始终没看到中国代表团坦率地表达过自己的抗议和愤怒。尽管在男子击剑和女子曲棍球等项目上,中国队多次遭遇“黑裁”。
中国女曲26日与阿根廷的比赛,可以看作是一场中国代表团连遭误判的经典赛事,场上的荷兰球迷和德国球迷对裁判发起了无数次的嘘声,他们对采访的记者说:“裁判让这场比赛变得恶心。”赛后,中国军团的官员们没有一位站出来表达一下抗议,或者对裁判进行过一句评价。惟有女曲的主教练金昶佰似乎不太“懂规矩”,这位素来被国际体育记者评价为“比赛场上非常有修养的韩国籍教练”,终于忍无可忍地奋力把矿泉水瓶砸到地上,然后冲向场内,和裁判进行理论。
老金的愤怒而孤独的抗议,因为是无助和纯粹的个人行为,也就注定了无力。
或许,真还应验了那句民语:“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在8月22日举行的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决赛中,两名裁判多次做出不利于中国队的判罚,虽然中国队的队员在场上也做了频频抗议,但是,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三名队员“你们如何评价今天决赛的裁判?”时。我们的国剑居然以出奇平静的口吻说:“作为中国击剑队的一员,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中,对裁判是从不进行评价的,裁判不是比赛的主要因素。”
国剑的出奇平静真让人有点匪夷所思。赛后,据说中国击剑队因裁判问题向大会提出了申诉,国际剑联将做出决定,两名执法主裁要受到内部处理。这种内部处理,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处理?中国击剑队究竟又进行了怎样的申诉?申诉的请求是制裁主裁还是要会奖牌?中国奥运代表团对此没有丝毫的信息透露。
就在中国体育平静淡忘的同时,韩国体操协会公开向国际体操联合会发难,抗议裁判在比赛中判罚尺度不公,率先揭起了国际体操界的“反黑风暴”的序幕;以霍尔金娜为代表的俄罗斯体操运动员全部拒绝了收入不菲的奥运会体操演出。
面对他国代表团的一次次抗议,中国体育还应该平静下去吗?
在国际体育的大家庭里,中国不能总做高风亮节、委曲求全的“君子”,而应该负担起捍卫体育精神的大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