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将邹市明在雅典奥运会拳击48公斤级半决赛中憾败于古巴劲敌,失去了为中国赢取首枚奥运会拳击金牌的机会,但是中国拳手们此次征战雅典的出色表现足以使人们期待他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上走向辉煌。
“我们有信心让2008年奥运会的拳击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一向出言谨慎低调的中国拳击队总教练李青生27日在雅典佩里斯特里奥林匹克拳击中心首次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
中国拳击队此次派出六名选手参加雅典奥运会,赛前制订的目标只是“全面超越上届奥运会水平”,而在悉尼奥运会上中国拳手只有3人参赛且均在首轮即遭淘汰。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队不仅有邹市明在48公斤级实现历史性突破,夺得一枚奥运铜牌,还有81公斤级拳手雷玉平获得第5名,也平了此前中国拳手的奥运最佳成绩。雷玉平在16进8的淘汰赛中击败了乌克兰的悉尼奥运会铜牌得主费德丘克,在8进4的比赛中与最后打进决赛的白俄罗斯选手遭遇,虽然告负但场面并不难看。此外,69公斤级拳手哈那提·斯拉木也闯过首轮,打入了该级别的16强。李青生表示,他对中国拳手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感到相当满意。
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拳击部主任沈志刚在雅典奥运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2008年应该是中国拳击冲击金牌的最好机会。
沈志刚说,以邹市明为例,这位23岁的贵州小伙子是2003年世锦赛上刚刚冒出来的一颗新星,他的技术、心理和战术运用能力都还远没有达到最成熟的时候,甚至在力量和身体素质上也都有很大提高空间。到了4年后的北京奥运,正是邹市明拳击生涯的黄金期,再加上主场作战的气势,可以说“肯定要冲击金牌”。
此外,中国拳击队此次派到雅典参赛的是一支总体比较年轻的队伍,队员们的平均年龄才23岁,年龄最大的哈达巴特尔也不过27岁,取得一场胜利的哈那提·斯拉木更是只有19岁。他们中的多数人都能在2008年继续奋战在奥运拳台上,再加上国内还有几名未获本届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年轻的“可造之材”,应该说到了北京奥运会上,邹市明决不会再是中国拳击队中唯一的“冲金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邹市明在世锦赛、奥运会上接连获得成功的事实,证明中国拳击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和指导思想,那就是以小级别为突破口,以“快速、连续、灵活、准确、全面、变化”作为发掘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和原则。
沈志刚说,拳击运动在中国恢复十几年来,中国拳击界曾长期以“狠、准、拼、重”作为指导思想,但是这不能充分发挥中国人灵活灵巧、脑子好反应快的特点。新的指导思想能充分体现这些特点,“扬我之长、攻人之短”,邹市明就是最好的例证。
李青生曾说,邹市明打拳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外国拳手很不一样。沈志刚认为,这说明无论是传统拳击强国俄罗斯、古巴,还是一些西方国家的拳击流派、风格和训练模式,都不能照搬照套到中国拳击上来。
不过,中国拳击界人士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拳击目前最多也就是刚刚引起世界的一点点注意,要想彻底甩掉“落后项目”的帽子还需要艰苦的努力。
李青生说,在参加完奥运会后,中国拳击队更加意识到提高平时训练水平和技战术水平的重要性。此外,在中大级别上,“中国拳手与世界一流选手相比在技术、战术、意识乃至力量和身体素质上都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需要想办法迎头赶上。
此外,中国拳手们还迫切需要更多的国际大赛磨练。记者获悉,目前中国拳击队每年的外事经费才47万元,每年也就够支付拳手们参加2到3次国际大赛的费用。这造成了中国拳手对国外对手严重缺乏了解,甚至有“记人不记名”的现象,有时站到拳台上才知道对方是自己曾经碰过的拳手,比赛结束后才知道对方以往的战绩。
拳击界人士希望,中国拳手们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能进一步扩大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影响,引起国家、社会的更大重视,使中国拳击在迈向2008的征程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