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雅典8月26日体育专电明星故事:叛逆女迎来迟到四年的奥运金牌
记者李丽、高鹏、潘毅
雅典法里罗奥林匹克跆拳道馆响起排山倒海的欢呼。
赛场上,陈诗欣已经泪流满面。
这一枚中国台北的首枚奥运金牌,迟到了四年。
在跆拳道馆里出生的陈诗欣,五岁开始就练跆拳道。在台北开道馆授课的父亲帮助下,1994年年仅十四岁的陈诗欣就在世界杯上勇夺冠军。同时,由于她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还获得了最佳选手奖。
1996年巴西世界杯,陈诗欣再次轻松夺冠。但拿下第二枚金牌后,她的心情起了很大变化。“没有喜悦,也觉得没有挑战性,世界冠军的头衔对于当年只有十六岁的我来得太容易,”陈诗欣回忆说。
在台湾,管理部门对世界冠军设有体育奖金,两个世界冠军的头衔,让小小年纪的陈诗欣已经有了上百万元的收入。从小在道馆长大,一直在训练和比赛中生活的她,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当时我只是想着怎样不必靠跆拳道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想脱下道服,要离开,一定要离开,”陈诗欣说。
在当时“男友”的支持下,陈诗欣在巴西世界杯后离家出走,两人双双赴台中打工。一时的任性、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念头,让她的生活陷入两年多的挣扎。
在离家的那段日子里,未成年的陈诗欣当过电玩店小妹,做过传销,也摆过地摊,尝过人生种种酸甜苦辣。同时,由于到处奔波,经常熬夜,陈诗欣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练跆拳道时充沛的体能不见了,有一度经常感冒、发烧。
“其实每当在外受到伤害时,都很想回家,亦曾鼓起勇气走到家门口,但是无法突破心结走进去,因为我知道父母亲及家人对我的失望及绝望……”
1999年,倔强和爱面子的陈诗欣,在挣扎了半年后,选择在3月18日父亲陈伟雄生日那天,带着一个蛋糕回到家中。家人用温暖的怀抱和喜悦的泪水洗去了她两年多满身的尘埃和伤痛。
同年五月,陈诗欣报考台北体院被录取,也重新穿上道服进行训练。浪费了三年的时间,重回道场的她练得很苦,也很艰难。
2000年悉尼奥运会,因为她此前三年没有比赛成绩,因此未能代表中国台北队参赛。“我只能在电视和报纸上关心队友的表现,我很不甘心。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任性,我应该在奥运的赛场上……”
2001年在日本举行的东亚运动会上,陈诗欣东山再起,夺得复出后首枚金牌。接着,在越南世界杯和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她又连续夺冠。
但在接下来的2003年世锦赛上,陈诗欣输得很惨。关键时刻,台北体院生理实验室的徐台阁博士及时拉了她一把。此后,徐博士一直从运动生理的角度,为陈诗欣和她的队友开处方调整,对她的体重、体能、肌力进行全方位的调理和提高。
经过生理调整和技术特训,陈诗欣在奥运会亚洲区选拔赛上获得冠军,终于顺利地拿到了奥运入场券。
于是,就有了26日晚雅典法里罗奥林匹克跆拳道馆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陈诗欣说:“在比赛中,我一直觉得,我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只要战胜了自己,我就能赢得这枚意义重大的金牌。”
这个一度叛逆的女子,终于为自己、为中国台北迎来了这枚迟到的金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