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琳娜·科尔扎连科够倒霉。不仅因为她的尿样AB双阳,也不仅是到手的金牌要被追回;更重要的是,这个事件发生在奥运接近尾声,正处于心理学上所谓的“应激迟钝期”。所有人都已疲惫,所有人都需要刺激,恰在此刻,她揣着兴奋剂送上门来。
北京时间8月23日,由于俄罗斯选手伊琳娜A样和B样药检读数均为阳性,含有兴奋剂成分THG康力龙。国际奥委会决定收回她获得的女子铅球金牌,将其驱逐出奥运村。同时,亚军选手古巴的昆巴、季军选手德国的克里恩克特以及第四名俄罗斯选手克里维尔尤娃,依次补进获得金银铜牌。
果然,面对迟钝期束手无策的记者首先来了精神,毫不犹豫地将此事冠以本届奥运会“第一丑闻”。这只是“暴卒瓦”的开始。尽管伊琳娜使用的是被称为“石器时代的兴奋剂”的“古董级”禁药,但这丝毫不会增加别人对她的怜悯。赛场上,无论胜得多张扬或输得再狼狈,在精神上同样拥有尊严。只有作弊,特别是使用兴奋剂,无可原谅。更何况,伊琳娜还有作弊“前科”——1999年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她曾因使用兴奋剂而被剥夺金牌,她也因此没能参加次年的悉尼奥运会。种种迹象表明,痛灭行动已经开始。“(伊琳娜)玷污了铅球运动,尤其是这个比赛是在古奥运赛场上举行的,她玷污了雅典,更玷污了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席永奎斯特为这次行动定了性。事态正在扩大,因为随后又传出匈牙利男子铁饼冠军法泽卡斯药检中作弊,将被取消比赛成绩,金牌也将被收回的消息。
伊琳娜接到通知后表情痛苦,这与4天前她以绝对的优势获得金牌、身披国旗在1万多名观众面前,眼含热泪绕场一周的场景反差强烈。她的回应相当离奇——她说尿样肯定是被人换了,因为自己的尿样百分之二百的没有任何兴奋剂。“我毫不怀疑,这件事的背后就是政治,我不相信希腊实验室的任何结果,也不相信国际反兴奋剂组织,我知道我没有使用兴奋剂,但现在我已无法证明这一点。”
更邪的还在后面。据俄罗斯奥运代表团证实,在接到关于归还金牌的通知之后,伊琳娜声称金牌已经转交给她的兄弟带回俄罗斯了,因此她并没有交回金牌。姑且不论这起兴奋剂事件是预谋还是受害,这种做法着实无赖,且令人疑心大起。这个情节是十足的“完璧归赵”的现代演绎版。当年蔺相如使诈搞回和氏璧,明知秦国必会强行索取,于是派使者“间道”回赵。扎氏这样急急地把金牌运回家颇为反常,难道她也事前就知道,这块金牌迟早会被奥委会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