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摄
女足惨败那天
她是个不称职的记者
出了雅典机场,孙雯就和我们分开了。独自跑到了离雅典300里外的帕特雷岛和中国女足会合。五天后,中国女足带着让人抬不起头的成绩回到雅典等待球队最后的命运,孙雯则回归了大部队——入住记者团的旅舍,和另一个女记者同屋,开始了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
在岛上和女足在一起的那几天里,她每天都要发回报社两到三篇文章,情感真实而独特,清新而可读。
女足离开岛上那天,孙雯在文章里说:“帕特雷的景色很美。迷人的沙滩,蓝色的大海,置身其中一片久违的宁静中。但我们的队员,只能呆在屋里,反思、自责,年轻的心,承载着太多的压力和责任,足球成了她们生活的全部,谁又有心情去留意四周景色的美丽?”
女足0比8输给德国队那天,孙雯说她不是个称职的记者,比赛时她提前离场,并且把自己关在房间。“没有去问教练,也没有去问队员,更没有去观察他们此时此刻在做些什么。我想哭,但是哭不出来……”
绝不报道别人隐私
她说这是“记者孙雯”的原则
和每个没有组委会正式记者证的记者一样,孙雯每天清早即起,背着一堆铁疙瘩(电脑、充电器、相机、转换插头等等),跑到赛场买票看比赛,然后赶回第二新闻中心Zappion(专为世界各国没有组委会正式采访证件的记者而设,孙雯也属于无证记者),和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抢占网线,然后为一篇稿子冥思苦想、噼里啪啦地敲稿。经常奋战到当地时间第二天凌晨,披星戴月地回到旅舍。
和那些挂着“特约记者”头衔却只是不咸不淡说上几句的体育明星不同,孙雯算得上是个很纯粹的记者,其敬业的程度,足以让那些偷懒的同行汗颜。
“以前觉得做记者可轻松了,问上几句写篇稿子拉倒了,现在才发现,当记者其实是真的很辛苦。”孙雯说,“以前当球员时,坐什么车住什么酒店吃什么东西,都是队里给安排好的,跟着领队教练走就是了。但现在不一样了,什么都得自己来,自己想办法采访、想办法找地方写稿子。”
“永远不报道别人的隐私,我不会把球员孙雯很轻松就能了解到的事情,以记者孙雯的名义报道出去。”孙雯说这是她自己的“记者守则”。
一篇稿写几个小时
她与在场上时一样认真
16日晚上10点半左右,也是北京时间17日凌晨3点半,国内大多数的日报已过了截稿时间,而晚报的同仁们却刚刚开始挥汗如雨。
我跑到正在写稿的孙雯跟前说想做个专访,她爽快地答应了。我便坐到她旁边一边上网一边等她写稿子。
她要写的是篇前瞻性的稿子。当时,中国女足在0比8之后被墨西哥1比1逼平,出线仅仅存在于理论中:除非德国打墨西哥8个球以上等等。孙雯要写的稿子,就是分析这种理论。
一个跟她很熟的上海记者跑过来说:“写得太专业了,应该口语化一些。”这让孙雯很困惑,干脆把电脑推给那记者:“你来写写试试。”结果那记者也搞不定,“是吧?专业的分析没那么容易吧?”孙雯像个孩子一样显得有些得意。“这真叫‘憋’呀。”她一边写一边笑着跟我说。
一会儿,足球报的李承鹏走了过来,她建议孙雯把稿子的开头改成:“苦命,命苦……”但这个建议也没被孙雯采用。最后,这篇赛前分析的稿子还是用了孙雯自己的开头:“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但现在,等候判决的女足,却别无选择……”
最终,一篇稿子经过反复推敲,到最后一共用了几个小时,孙雯的认真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