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雅典8月23日体育专电综述:从亚欧对抗到东亚轴心
记者张寒、周效政、马向菲
从悉尼到雅典,奥运乒台四年一轮回。男子单打金牌的旁落让中国队的包揽计划落空,奖牌、赛况一览表却进一步提示着,“亚欧对抗”的乒坛格局正在转向“东亚轴心”,与中国“比邻”而居的韩国对手正是国乒好手们的最大威胁。
雅典奥运会乒乓球比赛23日在分量最重的男子单打金牌的诞生曲中落幕,被认为是中国男乒头号劲敌的韩国选手柳承敏以4:2击败中国队20岁小将王皓,敲碎了中国乒乓球队连续三届包揽奥运会4枚金牌的梦想。
作为乒乓球项目中竞争最激烈的分项,奥运会男单的这场中、韩“新生代”对决,浓缩了整个世界乒坛的格局,那就是,欧洲军团青黄不接、渐露颓势,中国实力有增无减,而近邻朝、韩正形成集团优势。
在本届奥运会乒乓球的4个项目中,除男子双打的铜牌争夺战在丹麦“黑马”梅兹/图格威尔和俄罗斯老将斯米尔诺夫/马祖诺夫之间进行外,欧洲选手中就只有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坚持到了男单半决赛。
从获得金、银、铜牌的协会分布来看,女双是中、韩对抗,女单是中、朝、韩并举,男双决赛是中国队和中国香港队的一场内战,男单则又是韩国和中国选手两强称雄。如果说赛事进程还可以将女将当家的新加坡划入“亚洲重心”,那么奖牌分布则可以将乒坛格局界定为“东亚轴心”。
仅从男子单打来看,希腊的世界杯亚军格林卡首战出局,淘汰他的瑞典老将佩尔森又败在中国香港的高礼泽手下,被称为德国神童的波尔在男单四分之一决赛中惨败于瓦尔德内尔。首战之后,一干欧洲老将所剩寥寥;八强赛中,除了波尔和老瓦已是一水的亚洲面孔;到了四强赛,偌大的欧洲只靠一名39岁的老将支撑门面。
女子项目上的欧亚分野就更加明显了。单打刚打到八强,欧洲选手就只剩了克罗地亚的鲍罗斯一人,而双打的状况竟然如出一辙,也是鲍罗斯和她的搭档坚持到八强,进入四强的则只有中国和韩国的各两对选手。
回溯乒坛历史,从日本队领先,到中国队称雄,世界乒坛“亚欧对抗”的格局已经维持了数十年。为了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国际乒联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小球变大球”,到“11分制”、“无遮挡发球”,甚至于“同协会双打选手必须分在同一半区”的雅典奥运会特别规定,每一项措施都以打破垄断为直接目的,但并非每一项措施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从亚欧对抗到东亚轴心,世界乒坛的格局非但没有均衡发展,力量的分布反而更加集中。事实证明,真正实力雄厚的协会不会为规则所绊,发展不力的协会也不可能靠赛制取胜。中国队是适应新赛制的例证,韩国和朝鲜则是强化自身的典范。
以此为鉴,与其人为地改变规则、限制特殊人群的夺标机会,不如帮助低水平地区发展乒乓球运动,从根本上入手促进各洲乒乓球水平的均衡提高。
值得庆幸的是,国际乒联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决定就此放弃修改规则的努力,集中精力在开拓市场、提高收视率和提升乒乓球运动整体形象上下功夫。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23日还确认说,下届奥运会不会再实行本届奥运会这种备受争议的双打抽签规则,双打项目将被团体赛所取代。
如果国际乒联的这些工作计划能切实而全面地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那将不仅仅是世界乒坛之幸,同时也将是寂寞乒坛十余年的中国之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