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16岁的张怡宁首次参加重大比赛,在比赛中她战胜多名国家队主力队员,并成为团体赛阶段唯一保持全胜的选手,人们从此记住了张怡宁。当时张怡宁还不是国家队的正式队员,人们关注的重点球员除了河南的邓亚萍外,还有李菊、杨影、乌娜三名江苏选手,以及辽宁的王楠、北京的王晨等,谁也没想到众多名将在团体赛中纷纷失手的时候,一场没输的竟然是大家不熟悉的张怡宁。可以说,八运会使她一夜成名。
“我参加八运会时非常自信,我是白纸一张谁我也不怕!”回忆起第一次大赛,张怡宁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我从小一直非常顺利,同年龄组总是冠军。进北京队、国家队也都是重点队员,可以说抓住了每一次机会。”八运会作为她运动生涯的第一次大赛,张怡宁也同样抓住了机会。初生牛犊不怕虎,张怡宁不管遇到谁都敢打、敢拼,八运会的出色表现使张怡宁在年轻队员中脱颖而出,一年之后便入选国家女队团体赛阵容,这样的进步速度在女队中并不多见。
张怡宁出道的初期可以说一帆风顺,八运会之后仅仅两年的1999年世乒赛便获得女子单打的亚军,在女队团体阵容中,已经稳坐第三的位置,然而,2000年世乒赛团体比赛和随后在香港进行的奥运会预选赛连续出现不应有的错误,这使张怡宁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团体比赛在马来西亚进行,中国女队与中国台北女队决赛的前两盘王楠、李菊均战胜了对手,第三盘中国队张怡宁出场,结果她0比2输给了徐竞。由于她的失利王楠得以再次出场,中国队最终三比一取胜。王楠正是因为有了再次出场的机会,才在最佳球员积分榜上超过对手,成为那次比赛的女子最佳球员。张怡宁失利后,有人以玩笑的方式安慰女队教练和张怡宁:这不是为了能让王楠得到积分吗?而陆元盛当时就表示:我们宁愿不要这个最佳。我们希望年轻选手能在这样的决赛中锻炼成长,而输球对成长不利。
以张怡宁的实力,第三盘完全能够战胜徐竞,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心态问题。“我看到她们俩人都赢了,就想打得漂亮一点,想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我控制不住自己,每一板都想发力,开始打得太松,落后了又有点懵,还是年轻。”一直十分顺利的张怡宁没有遇到过大的挫折,这次打击非常大,以至于一周之后的2000年奥运会预选赛已经无心恋战。原本人们一致看好2000年奥运会女单第三人选是张怡宁,可由于她自己的不经意,不仅失去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并且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陷入了困境。
“我打得好的时候容易自大,总想表现自己,总想每个球都打得特漂亮。打得不好的时候我又会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我们挺敏感的、也挺脆弱的,可能就是因为一直顺利,经受不了挫折,这几年我忽高忽低,主要是心态的问题。”“到香港参加预选赛的时候,我只是在应付,总想着马上打完比赛赶快回家,回家总结一下,好好想一想。所以那次比赛我根本想不进去球,与队友孙晋、杨影输了,与金茂校18比12领先也输了,团体赛给我的打击太大。比赛中我根本进入不了状态,知道反正也不行了,奥运会也去不了了,就想赶快比完了回家。”以这样的心态不可能在比赛中有好成绩,当我们知道了她当时的内心想法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18比12怎么会稀里糊涂输了。
从小一路顺利的张怡宁在很小的时候就把目标锁定在世界冠军上,而又正因为一路太顺经受不了打击,世乒赛这一场比赛就把张怡宁打懵了!
摔倒了总要再爬起来。
2000年是张怡宁最艰难的一年。心态恢复平静后,张怡宁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练,训练和比赛更加兢兢业业,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还想再试一把。”尽管这句话听上去不像是豪言壮语,然而在受到巨大挫折后这样的话语更切合实际。到年底访欧比赛时,张怡宁拿了两站冠军,转年一月份的职业总决赛她战胜王楠夺得冠军,标志着张怡宁又站起来了,重新成为女队的主力队员!
本次奥运会女子单打比赛,在牛剑锋、王楠先后失利整体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张怡宁发挥出色,尤其是女单决赛打的干净、漂亮。“王楠、牛剑锋失利后我有一点压力,但是影响不大。我这个半区只有我一个人,我必须守住。王楠是个强者,是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她被淘汰挺让人遗憾的,其实我原来一直期待着能在决赛中和她有一场高水平的较量,那场比赛一定很精彩。”张怡宁这几年的运动生涯就像她自己说得那样,总有一些高低起伏,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打击。
“我觉得挫折是一种财富,我不是智者,但我属于强者。智者可以举一反三,有时甚至未卜先知避免错误;而我却要把所有的错误都犯过之后才知道不能这样走。”这就是奥运会两枚金牌得主——张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