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剑,静静地躺在那里。光射在剑锋上,寒气逼人。
外面,人声鼎沸。时间已然不多。!“加油!”不知谁吼了一句。几个小伙子猛然醒悟:“加油!加油!加油!”
血,冲上了脑门。男子花剑团体赛开始了。
看客王海滨
谁也没有想到,头号剑客王海滨竟没被安排进决赛。没有想到的,当然还有意大利队。
这是中国队的一着奇兵。在近一年的比赛中,意大利队把中国队中最具杀气的王海滨,捉摸得一清二楚。就在昨天早上,意大利队还派人观看了中国队的两场比赛。那两场,王海滨均作为主力征战,状态不错。
这是三剑客最后一次征战奥运会。王海滨说,他很想打这场比赛。但是,教练的安排,他必须服从。他心里难过。
坐在台下鼓掌的感觉,有点怪。“但我的心一直与他们在一起。”没有亲手用心爱的剑了结一段恩怨,王海滨的遗憾只能再一次放在心里。
这是你最后一次奥运会了吧?有记者问。王海滨红着眼说,我也不知道。他终究是走了。他的心还在江湖吗?2008年,我们还能看到他吗?
侠客叶冲
叶冲有一种漂泊感。我把他称为侠客。“中国如果要拍佐罗,非你莫属。”没有认可,也不反对。深邃的眼睛,发青的胡碴,细柔的长发,还有嘴里淡淡的烟味。
和佐罗一样,叶冲总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不用担心他的世界排名那么靠后,你只需要静静地等候他的到来。
八年前的亚特兰大,他27岁,成熟中透着沉稳。那时的三剑客,血气方刚。世界锦标赛第二名,历史的突破。可是,翻译的一个疏忽,让一场原本定能拿下的比赛,变成了三剑客的滑铁卢。那天,三剑客牙都没刷,就匆匆赶到剑馆,最后输了两分,莫名其妙地败下阵来。
四年前,他31岁。那时的叶冲,剑法纯熟,体力与经验又正好交汇在一个高峰。出神入化的剑法,让法国人顾此失彼。倒数第二个上场的叶冲,硬是为王海滨赚得三剑领先。可是,王海滨没有把握住,最后一剑饮恨悉尼。“输了,就没什么好说。”叶冲没有难过,也没有流泪。“奥运冠军、奥运亚军,那只是一个驿站。人总要往前走。”只是看着达令港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有些醉了。
重返赛场,对叶冲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对喜爱他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必须的选择。我不想透露他的训练有多少苦,他的伤有多少重。就像我们看到佐罗那样,杀敌于无形,且风度翩翩。在敌人倒下之前,他绝不会跪下。
昨晚的叶冲,速度与反应的确不如以前。教练说,如果是四年前,他的甩剑绝对能击中对方要害。但是,叶冲仍赢得人们的尊敬。他的风度与气度,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2008年?不可能了,那时我40岁了。”这一回,口气是如此坚定,令在场的不少女记者们唏嘘不已。叶冲说他没有遗憾。对一个侠客来说,有走不完的下一站。遗憾早已抛在脑后。
图:董兆致(左)在比赛中。特派记者郑迅摄(本报雅典传真)
剑士董兆致
这是真正的南粤剑客———董兆致。
董兆致是三剑客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他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他有的,只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我是董兆致,我是来拿冠军的。这枚金牌,我想了很久了。”就这么简单。
四年前,当所有媒体都在称赞他:面对血流满面的法国队员,董兆致表现出一个剑手的职业风范,硬是在两分多钟里,没有出剑。
昨晚,教练组把他安排在压轴是有道理的。在今年五月的世界杯上,他曾以15比3战胜过意大利头号名将桑佐。桑佐经验老道、剑法花哨,经常在场上搞些小动作。“我们就派上最朴实的董兆致。”教练赛后透露。31岁的董兆致是一个剑士。剑士就是那种不会创造奇迹,也绝不会让对手创造奇迹的凡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他以落后六剑上场时,结果已经注定。但是,董兆致硬是把悬念留到了最后。在求胜心切的桑佐被董兆致连戳七剑时,整个体育馆沸腾了。42平时,桑佐使了小伎俩。换剑后,连刺董兆致三剑。!“遗憾多少有点,毕竟这枚金牌,我们已经想了三届了。”赛后的董兆致说他想妻女。
他的妻女一定很幸福,因为朴实无华的董兆致,会挺剑护她们一生。
这一次,真的要别离了。看着亲切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耳边却始终没有响起令人期盼已久的国歌。只有23岁的吴汉雄是开心的,毕竟他是初升的太阳。
三剑客的领导蔡家东动容地说:“在我心中,三剑客就是世界冠军,他们永远是最好的!”
特派记者 周方平 梁劲松 吴广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