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运会历史上,中国男子击剑从来没有获得过个人赛奖牌,重剑个人最好成绩只是第八名。但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王磊改写了这一历史。这个23岁的上海小伙尽管在决赛中以9∶15输给世界排名第一的瑞士选手费舍尔,他足以笑傲雅典———有的时候,不仅仅胜利者才可以拥有荣光。
击剑男子重剑个人赛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决出名次,中国运动员王磊以第27号种子的身份杀入决赛,最后以9∶15不敌2号种子、瑞士人费舍尔,屈居亚军。
王磊虽然冲金未果,但是他的亚军名次是中国男重在奥运会个人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而费舍尔则为瑞士夺得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23岁的王磊在半决赛上淘汰了悉尼奥运会个人冠军科罗波科夫,闯入决赛。王磊近几年来在国际大赛上战绩不佳,仅在今年的世界杯西班牙站上获得个人第七。所以,缺乏与世界一流高手比赛的经验,是他在决赛中失利的主要原因。
26岁的费舍尔是本届奥运会的二号种子,在上届奥运会上他获得个人第四名。在决赛中,他利用王磊取胜心切的心理,开局后一直打防守反击,逐步将比分拉开。打到最后几剑时,王磊曾有两剑抢先刺到对手,但是剑尖飘了,让对手亮单灯得分,最后他以9:15败北。
赛后,王磊说:“如果有几剑处理得更好的话,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男花、女重和女佩相比,男重在中国算是相对落后的项目。继悉尼奥运会上赵刚闯入前八后,这次王磊获得亚军,是对中国男重项目的巨大鼓励。
■看门道
杜震城:实力使然
晚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王磊的上海队主教练杜震城
□晚报记者孙文祥
虽然王磊在决赛中功亏一篑,未能重现击剑前辈栾菊杰20年前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冠的经典一幕,但对于历史战绩并不出色的中国男子重剑来说,王磊的这枚奥运银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当王磊实现历史性突破,聆听那些幕后英雄的心声无疑是重要和必须的。在昔日重剑名将董汉勇的帮助下,本报记者在决赛后第一时间采访了王磊的上海队主教练杜震城。以下是对话实录。
记者:首先对您的弟子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银牌表示祝贺。当王磊杀入决赛的消息传来,每个人都感到格外振奋。作为将王磊培养成才的主教练,您的这种感受应该比一般人更强烈吧?
杜震城:的确,我为王磊的表现感到骄傲,这也是中国男子重剑的光荣。
记者:可他离最后的胜利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杜震城:遗憾当然有,但王磊能有这样的表现,我已经很满意了。要知道,他决赛面对的是世界排名第二的选手。而且此前,他在首轮赢了本届赛会5号种子,而半决赛更是战胜了上届奥运会冠军。
记者:能否从技术的角度具体评价一下王磊在决赛中的表现?
杜震城:王磊在第一局中的发挥还可以,仅以一剑之差落后。第二局没打好,找不到太好的进攻办法,而且好几次被对手反击得分。由于落后较多,第三局只能拼了,于是出现了几次互中。但总体上讲,他还是发挥了水平。
记者:最终功亏一篑,您看主要是实力方面的差距,还是王磊在决赛中的心理起了变化?
杜震城:主要还是实力上和对手有点差距。欧洲剑手普遍手上动作比较细腻,王磊总以为自己出手能刺中对手,结果反而给了对手防反得分的机会,他在决赛中至少有5剑都是这样丢的。
记者:带了王磊七年,他在您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杜震城:王磊是个好队员,训练比较刻苦,比赛也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过他现在发挥还不太稳定,因此在国内比赛中,成绩不如老将赵刚。当然,他才23岁,路还长。
记者:从赵刚悉尼奥运会的前八,到王磊本届奥运会的亚军,您觉得中国男子重剑是否开始了全面腾飞?
杜震城:不能这么讲。毕竟王磊是在资格赛的最后几战才拿到本届奥运会的入场券,而且王磊进入决赛,人们也只把他当作黑马。当然,偶然中也有必然,比如除了王磊本届奥运会上的突破,老将赵刚近些年也拿过世界杯分站赛冠军。
记者:王磊去雅典后,和您有过联系吗?
杜震城:他经常给我打电话,除了决赛看的是电视转播,其他消息都是他亲自告诉我的。
记者:深更半夜吵醒您,再次向您表示歉意。
杜震城:(呵呵笑了起来)千万别这么说,中国男子重剑腾飞,需要你们的支持。当然也要记得,把我写得好一点。
■采访手记
这样一群剑客
□晚报记者孙文祥
当听到重剑选手王磊杀入决赛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打电话找董汉勇。因为董汉勇不仅是昔日重剑名将,也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以为他是王磊的教练,现在才知道,他带的是上海女子重剑队。
练击剑尤其是练重剑的人,都有一手绝活。他们能把手中的扑克牌像把刀子一样甩出去插进门缝中。大学时,我的右眼就曾经被董汉勇的这个绝活变成了小笼包。当时只是碍于自己个子小,才把眼泪往心里吞。
打电话找他的时候,董汉勇和一群老剑客正在喝酒。在我记忆中,董汉勇是个酒鬼。当然,在这种历史性时刻喝点酒并没什么了不起,毕竟击剑运动记录了他们这些人青春岁月中的全部回忆。
费了好大的力气,我才知道杜震城是王磊的主教练,现正带着上海男子重剑队在青岛封闭训练。考虑再三,还是打通了杜指导电话,此时已是凌晨3点45分。虽然他还没有入睡,但一个男人深更半夜吵醒另一个陌生的男人,可以想像我当时的内疚。
就如同在访谈中所见,这次采访非常顺利。杜指导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他开诚布公地告诉了我他所有的感受,也解答了我想知道的一切问题。在我以前的采访中,这样真诚相待的人并不多见,国家男子举重队总教练陈文彬是一个,而巴塞罗那主席拉波尔塔是另外一个。
在中国,有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俗话。记得在北京歌德学院学德语时,我的德国老师Dierk就总是在每次饭局埋单前和我有意无意提起这句话。作为带王磊七年的教练,我觉得杜指导至少也算得上有功之臣吧,但在采访中,我从没有感觉到他期待王磊能将自己当作恩师。因为从杜指导说话的口气中感觉到,他能接到一个王磊从雅典打来的电话,就很满足了。
采访结束前,当我为自己半夜三更的打扰再次表示抱歉时,杜指导连说没什么。他只是希望,我能在媒体上说他几句好话。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但透过此,我却能感受重剑这个冷门项目在中国的不易。因为似乎只有这种时刻,人们才能想到他们的存在。这的确有几分残酷。
为了回报杜指导的真诚,我最后说等到八月底会去老沪闵路请他和董汉勇喝酒。他笑着答应了,但我不知道他是否将我的话当真,因为这年头,为允朋友一诺而跨过万水千山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但这次,我决定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