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杜丽,刚刚22岁,在自己的射击生涯中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所以年轻的她有点不太相信这个事实,她说:“当我知道自己是冠军后,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当杜丽在最后一枪上演大逆转,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金之后,在场的所有中国人都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跳起来欢呼,而此时的杜丽看了看大屏幕,确认自己是冠军后,仅仅是回头微笑着给自己的教练打了个招呼。但她的教练王跃舫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跑上去和她拥抱在一起,没有泪水,只有笑容。
冷静的性格可能正是杜丽能够最终夺冠的重要原因吧。她说,在第一枪打出9.4环之后,她当时确实感到了紧张,“因为进入决赛靶场的时候感觉就不是很好,不像资格赛时有一种特别稳的感觉。由于太紧张了,所以还是不太自信,当打完第一轮9.4环后,突然有一种特别冷静的感觉,后边几发就打得比较自然一点,特别是后几环,因为自己属于那种在决赛时特别能发挥出来的运动员,所以后几发感觉打得特别有劲儿。”她承认是自信让她尝到了金牌的滋味。
尽管是现世界纪录保持者,但媒体和社会各界在赛前谈到首枚金牌时,还是把更多的关注给了赵颖慧,杜丽承认这也许是她比赵颖慧发挥更加出色的原因,因为赛前她非常轻松,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包括昨天没有出现在训练场上。她说,以前每次大赛的前一天她都不会训练的,这是习惯,就是为了放松放松。
教练王跃舫认为,杜丽最大的优势在心理素质好,遇到什么事从来都是不慌不忙,今天的比赛就是最好的说明。即便在第九枪的时候她还落后对手0.4环,她依然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这个很不容易。王跃舫说,平时并没有特意对她进行心理训练,而是把心理训练和技术训练结合起来,贯穿到技术训练中,但最主要的是她天生就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当然了,这并不是根本,最根本的东西应该是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技术实力,这一点平时训练非常刻苦的杜丽已经具备了,从去年破世界纪录以后,她在训练中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水平。
杜丽自己说:“我没有统计过自己一年能打多少发子弹,大概平均每天能有100多发吧。”金牌就是在这每天的100多发中练就的。本报特派记者郝清亮(雅典8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