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新闻 - 免费邮箱 - 短信 - POPO - 相册 - 搜索 - 交友 - 拍卖
NetEase
新闻 | 体育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手机 | 旅游 | 女性 | 文化 | 游戏 | 媒体 | 下载 | 广东 | 排行 | 部落
军事 | 娱乐 | 商业 | 基金 | 房产 | 数码 | 生活 | 健康 | 教育 | 出国 | 电影 | 动漫 | 上海 | 社区 | 论坛
首页 | 金牌报道 | 赛事传真 | 中国旋风 | 图片中心 | 图文报道 | 热讯 | 诸侯 | 赛程 | 金牌时刻 | 奖牌榜 | 直播室 | 无线奥运
滚动 | 夺金历程 | 大名单 | 往届冠军 | 图集汇总 | 奥运专题 | 论坛 | 评论 | 项目 | 三星奥运奖 | 图片精选 | 设为首页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网易首页--> 体育频道 --> 中国旋风 --> 其他
第六次冲击波--中国奥运征战史回眸
网易体育 http://sports.163.com
2004-08-12 21:51:27 来源: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一天后,身高2米26的中国巨人姚明,将高举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走进盛大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

    2004年,正好是中国重返夏季奥运会20周年。这20年,是中国运动员凝聚国人、感动民族的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通过改革开放赢得国际尊重的20年,也是中国体育返璞归真的20年。

    在奥林匹克的故乡,中国选手即将展开第六次奥运冲击波,不仅收获金牌,更加收获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感悟……

    “东亚病夫”:尘封于历史的四个字

    20年前,中国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以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震惊世界。无论是夺金的运动员,还是守候在报栏、收音机前的普通百姓,无不热泪盈眶。

    在中国人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前一年,第一部港台电视剧《霍元甲》在大陆上映,万人空巷,全国传唱“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年轻人更是狂热地崇拜把日本浪人打得鼻青脸肿、然后叫他们吃掉“东亚病夫”纸团的陈真。陈真那种前面有刘海、后面长发及肩的发型,风行一时。

    虚拟的陈真与真实的15枚金牌,正适合了当时中国人的集体情绪。刚刚走出十年“文革”噩梦、30年闭国困境,中国人陡然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巨大差距而变得失落和彷徨时,体育成为这个古老民族寻找自信、捍卫尊严的最好载体。

    就在《霍元甲》热映的同一年,中国参加奥运会第一人刘长春老人溘然长逝。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却派出了仅有刘长春一名运动员的最小代表团参赛,惨败而归,为世人所怜。

    今天,老人九泉之下有知,应该欣慰:中国参加夏季奥运会20年后,共获得82枚奥运会金牌(包括2枚冬奥会金牌),“东亚病夫”早已尘封于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1981年为67.77岁,而不久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8岁,迈入长寿国家行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

    袁伟民许海峰:时代造就了民族英雄

    20年的奥运路,写满了中国体育人的悲欢与拼搏。20年来,除体育之外,中国在各个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自豪与成就,体育也因此一步步回归体育本质;而体育人,也回归为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

    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三连冠”的袁伟民,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许海峰,在一个需要体育、也只有体育能最大程度地激励国民的特殊时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举国欢腾,彻夜狂欢。据当时的报道,全国各条战线都掀起向中国女排学习、改变中国面貌的高潮。中国女排收到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三万多件,仅郎平一人就收到三千多件。

    在一个国家,强化竞技体育的政治意义多发生在历史转折关头、民族复兴之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国百废待兴、盼望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北大学生,正是从中国排球初次崛起的兴奋中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2003年,中国女排时隔17年后在日本再次夺冠时,中国再次沸腾,但不再是一个不眠之夜,不再有彻夜的狂欢和喧闹的游行。而此前一年,中国女排通过一场争议和一纸检讨,让世人明白了一个道理:金牌固然重要,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更为可贵。

    国弱而金牌重,国强而金牌轻。同样的世界冠军,却因为时代的不同,在人们的心中有不同的分量。198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尚不足5000亿元;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迈上了11万亿元的新台阶。而且中国已经在悉尼跻身奥运会三强,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千年飞天梦,香港、澳门也回到了祖国怀抱……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已不仅仅是体育了。

    新女排教练陈忠和成不了袁伟民,实现了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的杨扬,也成不了许海峰。她没有被戴上“民族英雄”的桂冠,公开亮相时,她是一个把自己化妆得相当美艳的明星。20年来,我们看到中国运动员从千人一面的服装、感言甚至表情,开始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有青春活力,例如唐灵生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飞吻,例如出征雅典奥运会的乐茂盛的“莫希干”发型。

    这同样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附加于“英雄”的政治重负与道德压力已悄然淡去,像姚明这样在展示中国形象的同时,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个人财富的运动员,已经成为中国年轻人的偶像。这是时代的进步和必然。

    关注金牌,更关注健康

    参加雅典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规模创下历史之最,反兴奋剂的决心也为历届之最。代表团副团长李富荣在出征前一再强调:宁可不要金牌,也要干干净净参加奥运会。

    夺取奥运金牌,是每一个中国运动员的梦想,但跟20年前第一次奥运冲击波相比,今天的中国运动员心态已经平和了很多。这种平和,缘于中国人对奥运会金牌的平和。

    今天,体育仍将发挥强大的凝聚作用,中国人仍然高度关注奥运会,为之兴奋或失落,但不会再有1984年的全国狂喜,和1988年的举国沮丧。他们在关注比赛的同时,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

    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强调“协调发展”、“以人为本”,一个即便拥有再多奥运金牌然而国民体质孱弱的民族,只能算是畸形的体育成就,严重偏离了奥林匹克的本质。毕竟决定国家、民族形象和实力以及国民幸福程度的,最终还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奥运会金牌,只能是锦上添花。(完) 编辑:pc

   

热点关注: 图片集:闭幕式中国特色演出 图片集:雅典奥运图片精选集
热点关注:[专题]中国女排 为你们骄傲 风一样的男子 刘翔 中国奥运夺金激动人心时刻
每日冠军榜
8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恢弘的艺术表演
奥运会圆满闭幕
中国人民欢迎奥运
陈中卫冕成功
中国军团
·亮晶晶宝宝何时诞生 亮晶晶遭到香港媒体轰炸
·田亮最爱香港电饭锅 亮晶晶香港电子产品丰收
·“亮晶晶”幽默逗笑记者:红虫不会影响表演
·奥运健儿成“新偶像” 香港学生出奇招索签名
·“亮晶晶”笑对港媒体围追堵截 理解记者反应
最新图片
·[图文]:残奥即将开幕 中国女子坐式排球队备战
·[图文]北体大表彰奥运冠军 罗微笑容迷人
·[图文]北体大表彰奥运冠军 张国政接受欢呼
·[图文]北体大表彰奥运冠军 陈中王旭捧奖状
·[图文]北体大表彰奥运冠军 北体冠军全家福
相关新闻
每日冠军榜
8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电视直播表
8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奥运图片精选

刘翔轻松夺冠

郭晶晶三米板夺冠

中国女排重吻奥运金牌

男子10米台胡佳夺冠

奥运精品专题

感谢你们 女排姑娘

奥运夺金八大激动时刻

频道精粹

西安一少女被裸体殴打两小时
卡斯特罗戎马生涯的背后
郭晶晶展现新形象
炮打上海:狂言为"台独"捞资本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