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葛爱平帕特雷报道这是中国女足吗?当德国女人耀武扬威地在中国女足的腹地横冲直撞,随意地射门,皮球肆无忌惮地闯入中国女足大门时,你会想到,这就是那支曾经在世界女足足坛掀起狂澜,曾经拥有世界小姐的中国女足吗?
希腊人在问为什么
看着一次又一次地从大门内往外捞球的肖珍的身影,不禁悲从心来。1999年女足世界杯,中国队5比0狂胜挪威队,那个挪威大姐前4次从门里捞回球后,第5次竟然忘了回身,竟然一脸天真的笑。她在笑什么?面对这样的比分,她不失望,因为她们是败给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球队。
5年后,这样的事情发生在那支曾经神勇无比的中国姑娘身上。
一位蓄大胡子的希腊老人从一开始就起劲地为中国队加油,当德国队禁区里的那个手球躲过裁判的眼睛时,他带头起身,招呼着同胞鸣不平。但当中国队一次又一次被攻破大门,他睁大眼睛,摊开手,对着坐身旁的中国队替补球员,反复地问:“Why﹖”“Why?!”
孙雯悄无声息地坐在角落里,紧咬着指尖,像是强忍着泪水。这位与中国女足一起奋斗了18年才攀上世界最高峰的传奇人物,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在她离开这支队伍不到一年,这支与她生命相连的队伍,竟然变得如此地陌生,如此地脆弱,如此地满目苍夷,如此地不堪一击!
“这是有纪念意义的”
赛前6个小时,中国女足主教练张海涛,在他的房间里与我们闲谈。他刚用完午餐,屋子里静静的,窗外是蓝色的天和蓝色的海,金黄色的沙滩和碧绿色的植物。电脑开着,显示屏上是一个婴儿的笑容。这是他出生不久的孩子。这位34岁的年轻父亲,时时注视着他的孩子。
桌上是一本书,书名是《一生中每天值得重视的事》。这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写的,书中讲的是为人处世的哲学和道理。看得出,张海涛很注意自身修养。在这个浮燥气十足的年代,这样的年轻人不是很多。
我们聊起了足球,聊起了中国女足的改选工程,也聊起了男足与女足的不同。他说,教女足比教男足要累得多,许多事情男足很快就领会了,但女足不行。还有,女足的起伏太大,今天好好的,明天忽然又不行了,说不出是什么道理。
“我们已经不是当年那支很强的队了,我们的队员很年轻,她们起伏很大,她们很不稳定。”张海涛说着。在屋子灰暗的光线下,他的脸沉沉着,每一句话都像是字斟句酌,经过严密的思考。
也就是女足,我们能够在奥运会首场比赛前6小时,还能够与主教练面对面交谈,得到他亲口说出的参赛阵容以及原因。我请他预感一下比赛可能出现的局面,“不要预测比分,我知道大赛前请主教练猜测比赛是不合适的”我特意做了这个解释。张海涛笑了笑,“我们可能守的多一些。”
15分钟后,我们告辞了。张海涛理解我们,我们也应该理解他,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思考5小时45分钟后开始的比赛。我拿出刚才足协副主席薛立女士送的中国女足画册请他签名。他拿出笔,龙飞凤舞地写上:张海涛,2004.8.11。临末,还特意写上:于Patros(女足比赛地名)。“这是有纪念意义的,”他还解释了一句。
确实是有纪念意义的。只是这个意义,是张海涛怎么也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