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的表现纯属正常发挥,他应该打出这样的成绩来。另外从技术统计上来看,打3号位的李楠拿下13分,但他只出手5次,投了3次3分和2次2分球,各命中一球,而他共造成对手6次犯规,通过罚球得了8分(12罚8中),这在以往他参加的国际比赛中比较少见。他在场上大半时间都是在突破,可能会让人有些迷惑不解。其实我们都知道,李楠的长处就在于三点:首先3分球是他的“撒手锏”;其次前场篮板也是他的特点,刚开始他在八一队打球的时候,他总能在别人投篮之后抢到篮板,利用二次进攻再得分;第三,原本李楠就是打内线出身,他在篮下的脚步和背对篮筐的攻击动作都很扎实,像我们在CBA赛场上也可以看到他的内线勾手。
那么从李楠在这场比赛中的使用就可以看出来,一方面教练组在安排上使用姚明这个绝对主力,另一方面教练也需要比赛来磨练队伍,在姚明吸引住对方球员之后,转移球到另一侧,通过外线的投手去得分。国家队在训练当中也经常演练受夹击后的打法,不一定是当时使用,就是为了作好预备,因为奥运会的对手肯定要夹击姚明、巴特尔。另外我们知道,虽然李楠有上面三个特点,但是他的突破速度不是很快,中国队在遇到夹击之后就会轮转,极有可能在姚明受到夹击之后,因此死命往外扑,因为他们也了解李楠外线投篮准。而教练在场上可能布置过,要注意夹击后的变化,在封得比较凶的情况下,那么李楠自己就会作出判断,不仅仅是从外线出手,而是往里突。
说到这里就想起另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中国队在小前锋这个位置上没有一个特别强的攻击手,其实李楠、张劲松这样有经验的投手是一定要好好使用的。朱芳雨就是纯粹的投手,他的传球和运球能力有一定的差距。这两场杜锋发挥也比较稳定,他的成功转型就在于他的活动范围比较大,而且三分球准,所以才为他现在的转型打下了基础。另外,杜锋防守外线和他在防守大前锋时位置感是不一样的,他将来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担任小前锋。国家队要往前走,这个位置必须要加强,像他的身高2.10米,往这个位置上发展对中国队是很有利的。而且朱芳雨也好杜锋也好,他们现在都还年轻,都有潜力可挖。
再说这场比赛对手澳大利亚队。2002年我带队的时候曾在四国赛中交过手,据我所知历年来澳大利亚都是大洋洲的霸主,不过那一年凑巧被新西兰给击败了。澳大利亚队接触美国篮球比较早,有许多好的教练和球员。不过这两年他们应该也存在新老交替和别的一些问题。打败澳大利亚队,我想中国队员千万别因此而沾沾自喜,还是那句话,像这样的比赛,要看对手对比赛的态度,是拿出50%,还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