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剑,在前进的道路上,在夺冠的征途上,困难重重,是剑就应该披荆斩棘,是剑就应该斩妖除魔,是剑就应该驱邪扶正。剑是开路先锋,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我是火,用温暖的胸膛,拥抱人间的冷暖炎凉。男人是火,火得热烈,火得激情。火在燃烧,发出光和热,用光照亮征途。用一腔热血报答养我育我的中华民族。”———摘自《我是剑,我是火》黄玉斌著
在体操馆的世界冠军榜上,中国男子体操第一个世界冠军、现任国家队总教练、体操中心副主任黄玉斌被排在第二的位置,他的前面是马艳红,后边是李月久。24年过去了,翩翩少年已经成为儒雅的金牌教练。在三次奥运经典战役之后,他又盘算着如何让中国团体项目第一次成功卫冕体操男团冠军。
期待男团雅典卫冕
黄玉斌通常比训练时间早10多分钟到体操馆,第一件事就是揭开他茶具上的蓝印花布,为自己沏上一杯茶。运动员们在茶香中纷纷到来之后,黄玉斌在茶桌旁看着他们做准备活动。
“我和运动员比我和儿子呆得时间长多了,成天和他们在一起,投入的心血比我对儿子不知要多多少倍。不管是喜怒哀乐都一起走过。”黄玉斌说。
从1992年李小双自由体操金牌的临场决断到1996年李小双全能金牌的王者争锋,再到2000年男团金牌的先输后赢,每一块金牌后面都有一个揪心裂肺的故事,每一次胜利都让人陶醉。黄玉斌说:“时期不一样,夺得每一块金牌都很难,每一次胜利都让人难忘。”
2000年那一夜,他醉了,在奥运村里逢人便说我们中国第一,见人就拥抱,把所有的东西都释放出来。
雅典奥运会,黄玉斌最看重的还是男团金牌,“因为拿冠军难,保冠军更难。如果成功了,将是中国在体操团体项目上第一次卫冕成功。”黄玉斌说。
黄玉斌为这届奥运会定的目标是2至3枚金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预测中国体操会夺5金,“太感谢他们的信任了,如果果真如此,那我就请他们吃鸭宴。”黄玉斌笑着说。
严防队员意外受伤
为奥运会做最后的准备,这个时候伤病猛于虎。在一天下午的训练中,2003年世锦赛平衡木冠军范晔突然从高低杠上掉下来,差点头着垫子,这一摔着实让在场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看到范晔又活蹦乱跳地站起来,众人提到嗓子眼的心才又放下来。
“在执教生涯中,最让我伤心也最让我心痛的事情就是队员受伤。我也当过运动员,知道伤病对于一个运动员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受伤,连恢复的时间都没有。”至今他还为弟子黄力平因两次伤病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感到遗憾。
除了在运动员做动作时要给予更多保护之外,防止伤病最根本的就是动作的规范性。黄玉斌对待训练是一丝不苟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对队员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入微,而对教练的要求是一定要保护好队员,否则即使做好了,也不表扬。
饱尝夫妻分居苦涩
黄玉斌妻子孙小沫带着儿子黄豆在加拿大一体操俱乐部里执教。这样每天训练结束回到家里,他只能倾听一个人的交响乐。每逢佳节,一家三口只能千里共婵娟,但已经习惯于思念的黄玉斌说:“思念是痛苦,也是甜蜜的。我不仅现在理解了思念,而且还学会了欣赏思念。不要以为轰轰烈烈就是爱情,其实两心相许、互道珍重也是爱。”
前段时间正好儿子放暑假,妻儿从加拿大归来,这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在一起。但忙于奥运备战,黄玉斌依然整天泡在体操馆,直到妻儿走,他们一家人还没有一起出去玩过。
黄玉斌自己想得很简单,他认为他们夫妻不会总是这么天各一方,2008年以后孩子上大学了,自己也就不用那么忙碌了,一切都会好转的。
采访手记男儿有泪也“轻”弹
他,46岁。
他,中国男子体操第一个世界冠军。
他,培养出了13个世界冠军,正走在卫冕第一个中国奥运会体操团体冠军的路上。
他,一个丈夫和一个16岁男孩的父亲。
作为体操国家队总教练,黄玉斌接受过不知多少媒体的采访,他的人生、他的阅历几乎被挖空了,他自己也写过一本《我是剑,我是火》随感录,从幼年学艺到师徒情深,从美酒情怀到博古论今,无所不包。关于雅典奥运会的问题也在最近几乎被问遍了,这让我感觉到自己有些无从下手。
以前都是在媒体公开日才到体操馆去,这次我特意向黄玉斌申请了在他们出发去法国前一周,观看他们两天的训练。虽然不是一个体操的内行,但是依然感受到了黄玉斌那份敬业、一丝不苟的精神。
黄玉斌的茶具摆放得总是那么整齐,人总是那么利落。总教练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时他会拿着对讲机在茶桌旁,远远地观看队员训练,有时会搬把椅子走到近处亲自指导,对运动员的每一个细节错误都不放过。
黄玉斌给人的印象是刚毅、寡言少语,但他其实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除了两次在奥运会上看到他落泪,送儿子走时他哭、杨利伟上天他哭,申奥成功他也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没有触及到他那根筋上。”好友王维强说。
如今黄玉斌已经身在法国,8月6日,他们就将前往雅典入住奥运村。虽然黄玉斌很自信,但就像他说的,什么时候比赛完了,什么时候这个心才能放下来。真心希望体操队能取得好成绩。
队员声音
★黄旭:有时我们的一些动作做得不对,这个时候黄导就会以他的威严,让你必须再做一遍。不过如果感觉不对劲,黄导不会硬逼着你照样做下去,他会想很多办法让你掌握这个动作,从这个错误中走出来。
★杨威:自1996年黄导就教我了,有很多事情都让我很感动。训练中他是一个严师,但生活中他更像一位慈父。
★邢傲伟:2000年夺得团体金牌后,黄导喝多了,在奥运村里逢人便说我们中国第一,见人就拥抱,把所有的东西都释放出来了。从来都没有看见过他这样。
★李小鹏:场内很威严,场外却完全不一样。
★滕海滨:黄导觉得我没力气,体力差,专门嘱咐食堂给我做牛筋等补体力的食物吃,还让北京队给我送汤。
★肖钦:他特别敬业,对我各方面都非常关心。平时师母和黄豆都在加拿大,现在他们回来了,黄导也非常少陪,他没有落过一堂训练课,而且有的时候比我们还先到馆,给我们固定、检查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