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悉尼奥运会,竞走项目调整,女子20公里首次将10公里项目取而代之。成为奥运会上第1位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得主的又是中国运动员,她叫王丽萍。
31个国家和地区的57名运动员参加了悉尼奥运会的女子竞走比赛。中国派出两名辽宁刘宏宇和王丽萍参赛。前者是1999年塞维利亚世锦赛20公里竞走冠军;后者虽然多次获得国内比赛冠军,在国际大赛中却鲜有抢眼表现。
9月28日上午的奥运会女子竞走比赛前10公里,完全呈现“混战”状态。半程过后较量才真正开始,队形很快拉开。一些有实力的运动员为抢得有利益,加快了脚下频率,裁判员也毫不客气地连连出示红示。
先是两名俄罗斯女将因为各“吃”3张红卡,被相继罚出。其中包括当年1小时25分28秒世界最好成绩创造者、俄罗斯的古德科娃。接着,身负夺金重任的中国运动员刘宏宇走到15公里处时,也被裁判员“请”出了场外。
当时,王丽萍尽管也身背1张红卡,但却心态平和,走得有板有眼。17公里时,她处在第3位,前面两人依次是澳大利亚的萨维利、意大利的佩洛尼:接近终点时,佩洛尼被“封杀”,王丽萍上升到第2位。她前面30米处,仅有东道主运动员萨维利一人。
正当人们以为大局已定时,也许萨维利过于得意忘形,在终点前200米处的犯规动作未能逃脱裁判员的“法眼”,“吃”了第3张红卡,痛失夺冠良机。王丽萍走近体育场时,数万名观众给了这位女英雄以热烈的掌声……
当时24岁的王丽萍2000年的个人最好成绩仅为1小时28分33秒,排世界第14位;奥运会夺冠的成绩也只有1小时29分05秒。奥运会前她将自己的位置摆得较低,最大的奢望只是一枚奖牌。奥运会比赛中,当一个个强手被罚掉,自己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时,她想的也只是“保三争二”,力求扎扎实实地运用好技术。正是这种状态,使她反而笑得最开心,笑到了最后。
中国田径的3枚奥运会金牌中,两枚来自竞走。王丽萍的夺冠经历与8年前的陈跃玲又非常相似。
竞走是田径诸多项目中最特殊的一个项目。即将开幕的雅典奥运会,承担着夺牌争金重任的中国竞走健儿,难道不该从陈跃玲、王丽萍的身上有所启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