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奥运的百年历史中,几乎每届都会由于政治纷争、种族歧视等问题,致使一些国际缺席。
其中还出现了四次大抵制。
非洲两次"发难"。1972年第20届奥运会,除慕尼黑血案之外,另一事件就是奥运开幕前夕,推行种族歧视政策的罗得西亚代表团的参赛,引起非洲国家的强烈不满。非洲郑重宣布:如果奥委会允许罗得西亚参赛,非洲将集体抵制。
国际奥委会不得不取消罗得西亚参赛资格,使事态得到平息。
4年后,蒙特利尔奥运会前夕,新西兰不顾非洲体育理事会的警告,派橄榄球队访问了南非,随后又派代表团来到蒙特利尔。
28个非洲国家出于义愤,先后退出大会,致使这届采访记者(7800人左右)多于参赛运动员(6189人)。
美、苏两次相互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因苏军人侵阿富汗,践踏国际法准则,违反以和平友谊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美国等国拒绝参加,当时147个奥委会成员国(地区)中,抵制的占2/5。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苏联及一些东欧国家等,也以安全为由没有出席,实际上是对美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报复。
1980年、1984年美、苏两次大抵制,几乎使奥运会濒临解体的危险。就奥运会本身而言,抵制是不利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